1、鲁迅的小说集有《呐喊》《彷徨》和《故事新编》其中小说集《呐喊》(1923年),包括《狂人日记》、《阿Q正传》、《孔乙己》、《药》、《故乡》、《社戏》、《一件小事》、《风波》等14篇作品;《彷徨》(1926年),包括《伤逝》、《祝福》等11篇作品;《故事新编》(1936年),包括《补天》、《奔月》、《理水》等8篇作品。
2、 散文集《朝花夕拾》(1927年),包括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、《藤野先生》等10篇作品。
(资料图片)
3、 散文诗集《野草》(1927年),包括《秋夜》、《过客》等24篇作品。
4、 杂文集《坟》、《热风》、《华盖集》、《华盖集续编》、《且介亭杂文集》《二心集》、《南腔北调集》等。
5、内容简介《鲁迅小说全集》完整收录了鲁迅的全部小说作品,包括小说集《呐喊》(1923年)、《彷徨》(1926年)、《故事新编》(1936年),以及发表于1913年的小说处女作《怀旧 》,共计三十四篇。
6、此外,本书还收录了一系列由吴永良创作的鲁迅小说人物图(早在1962年,他的作品就被许广平收藏进鲁迅博物馆),和由鲁迅纪念馆授权的高清鲁迅小说手稿。
7、[(一)小说集1.《呐喊》《呐喊》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bai与成熟的标志,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。
8、作品通过写实主义、象征主义、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,以传神的笔触和“画眼睛”、“写灵魂”的艺术技巧,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、孔乙己、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。
9、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,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,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,为时代呐喊,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。
10、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。
11、2.《彷徨》《彷徨》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,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,列为作者所编的《乌合丛书》之一。
12、现编入《鲁迅全集》。
13、该小说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。
14、首篇《祝福》写于1924年2月16日,末篇《离婚》写于1925年11月6日。
15、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的关怀。
16、《故事新编》(二)杂文集《鲁迅全集补遗》、《鲁迅全集补遗续编》(三)鲁迅杂文合集1.《坟》 《坟》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,包括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《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《娜拉走后怎样》《论“他妈的!”》《文化偏至论》《从胡须说到牙齿》《寡妇主义》等二十四篇。
17、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,在这些杂文中,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,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,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,指陈时弊,论证古今,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。
18、2.《华盖集》 《华盖集》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鲁迅。
19、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, 包括《咬文嚼字》《青年必读书》《论辩的魂灵》《夏三虫》《忽然想到》《我观北大》《碎话》等。
20、 在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。
21、现已编入《鲁迅全集》第3卷。
22、3.《续编的续编》 4.《三闲集》 《三闲集》,鲁迅的杂文集,编讫于1932年。
23、集子中出现“闲”字,是因为成仿吾批评鲁迅“有闲”,并且“有闲”有三种缘由,“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,闲暇,第三个闲暇”。
24、鲁迅先生以此为文集名,据题记中说,“编成而名曰《三闲集》,尚以射仿吾也”。
25、 5.《二心集》 《二心集》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,收录了鲁迅在1930年-1931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七篇。
26、 末附《现代电影与有产阶段》译文一篇。
27、鲁迅于1932年8月将版权售予上海合众书店,同年10月初版。
28、6.《伪自由书》 7.《且介亭杂文》 8.《且介亭杂文末编》 9.《集外集拾遗》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》收录1938年5月许广平编定的《集外集拾遗》出版后陆续发现的佚文,其中广告、启事、更正等编为附录一;从他人著作中录出的编为附录二。
29、扩展资料: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、文学批评、思想研究、文学史研究、翻译、美术理论引进、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。
30、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,蜚声世界文坛,尤其在韩国、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,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”。
31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鲁迅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